- 六十六团良繁场制种玉米 年增收八百多万元
-
近日,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良繁场社区农家书屋里,见到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制种玉米栽培技术管理书籍的制种大户燕桂林。他高兴地说:“2012年,我的125亩制种玉米地年获纯利15万余元,我已连续四年收入在13万元以上。随着良繁场制种玉米种植技术的成熟,种子产业已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据悉,和燕桂林一样,他所在的该场社区,80%的职工都靠制种玉米发家致富。2012年,该场种植制种玉米,职均收入突破了3万元,为该场农户增收800多万元。
该场充分利用适宜种子繁育的自然条件,努力提升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能力,稳定制种玉米的面积在4500亩以上。目前,制种玉米已在该场成功扩繁18年。团场积累了一套系统的制种玉米种植技术。为把制种玉米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致富职工的经济优势,近年该场鼓励农机大户投资80余万元购买了两台玉米联合收割机,投资20余万元购置了3台脱离机及3台清选机,同时,该场投资30多万元建起日加工籽粒100多吨的种子烘干线,并在两出烤房建起雨棚。“从种子一播下地到收获机械化程度也大大听提高,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农户收入比较稳定,都比较喜欢种植制种。”该场种植大户卢湘波说。
制种玉米在该场落户以来,种植的制种玉米全部与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种子一落地,产品也有主。职工们只需按照订单把玉米种子交售到场里,场里就按照合同价兑现,就可以得到稳定的收入,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该场先后与疆外几家种子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2013年,该场5000余亩制种玉米又全部有买家,产品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打消了职工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辽宁一家制种玉米客商刘某说:“良繁场具有种植制种玉米良好的气候条件、管理措施和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资源和技术优势。该场土地相对集中,土壤、气候、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玉米种子繁育,又能够形成良好的隔离区,适合发展玉米制种产业。我们选择良繁场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就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共赢。”
为确保把制种玉米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该场在提高种子的品质上做文章,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种子质量管理标准,从播种、田管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特别是在去杂、脱粒、晾晒、烘干、包装等环节建立了种子质量合格证制度,使该场生产的玉米种子100%达到国家标准。由于该场的制种玉米质量好,信誉度高,赢得了市场。
该场制种大户燕桂林说:“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已经有了制种种植经验,大多农户成为半个技术员。每年春播一开始,农户们就严格按照种子公司的技术要求,适时播种,及时施肥、防虫、浇水、去杂、抽雄。因为大家尝到了制种的甜头,玉米制种已经成了咱老百姓认可的品牌产业。2009年以来,我每年种植制种玉米125亩,连年喜获丰收,每年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
该场农业技术员罗娜说:“仅2012年该场就涌现出玉米制种产量在500---560公斤的承包户27户,560---600公斤的承包户24户,700公斤以上的10余户。今年年底职工兑现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0余户。创历史新高。
据该场领导介绍,目前,该场已成为疆内外颇具有影响力的制种玉米基地之一,今年该场玉米制种主产区农工人均玉米制种收入占其纯收入的70%以上,制种玉米产业已成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团场产业化程度最高,职工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职工奔小康的“品牌产业”。种植制种玉米的职均收入突破了3万元,全场有90%以上的农业职工从事玉米制种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