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当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当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301】 【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日,市农技站技术人员在大辛家、留格、朱吴等地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夏玉米地块已有病害发生,从玉米田间长势和病害发生症状看,主要是玉米粗缩病和玉米顶腐病。这两种病害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重视,对症防治。

  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目前我市田间病株,多数呈基部节间已明显变粗,叶片浓绿,个别植株心叶扭曲,少数心叶死亡症状。

  二、玉米顶腐病症状特点

  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先出现症状的是在玉米的9~10片叶上,最典型的表现是心叶受害。发病的主要表现症状有三种:①叶片黄白边型:上部已经抽出的叶片,新抽出叶片的叶边褪绿黄化至白化,局部叶组织变薄、近似薄膜的透明状,叶尖褐色(较早抽出的叶片边缘则可变成褐色)。②卷心型:玉米尚未抽出的心叶抱紧而成,叶片上半部分白化似绸状,叶尖部分细长、打卷、褐色。③叶片破碎型:上部叶片的节间明显缩短,已抽出的新叶呈撕裂状,破碎不堪,新生心叶抽出十分困难。

  该症状与“粗缩病”的区别在于节间不粗短、叶片不僵直、肥厚。

  三、发病特点

  1、玉米粗缩病

  该病由玉米粗缩病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今年夏玉米感病期与灰飞虱迁飞盛期吻合,是导致夏玉米粗缩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2、玉米顶腐病

  该病源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但以抽穗前后表现最为明显,在低洼地块、土壤粘重地块相对发病严重。因其症状复杂多样,且一些症状与玉米的其它病虫害、缺素症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防治上应仔细对照、提早防治。

  四、防治方法

  无论是玉米粗缩病还是顶腐病都要引起重视,尽早防治。

  1、药剂防治。在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2-3次。粗缩病地块要加兑病毒病的药剂。

  2、追肥促长。已发病尤其病重地块,要及早追施肥料,补充养分,促进恢复生长,培养壮株,提高抗逆能力,尽量挽回损失。可结合药剂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及补锌剂等。

  3、剪叶促穗。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在药剂防治同时,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