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319】 【字体: 【打印】 【关闭】

  地膜覆盖栽培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后能增温保湿,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壤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光合生产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和减轻病虫害、土壤返盐、抑制和减轻杂草危害的原理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精细整地,规格种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地,整地必须要精细。土壤要深翻细碎,土细墒平,彻底清除前作残留物和石块。墒面做成板瓦形为宜,一方面利于地膜紧贴地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地膜采光面。开沟理墒要拉线进行,做到沟直墒匀,一般墒面宽70厘米,墒高10厘米。栽培亩株数一般要比露地栽培增加20%—40%,平均为3000—3600株,紧奏形玉米要达到4000株以上,最少收获株数不能低于3000株

  二、精选种子,施足底肥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大大改善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这是玉米增产的外部因素。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增产的内部因素是品种和种子质量。因此选好优良品种是地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杂交种比地方种有明显增产优势;晚熟、中熟的杂交种的增幅度又比早熟种大。所以选种一般以发芽率高适宜性强的晚熟品种为宜。  

  田间覆盖地膜后,地温升高,水分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养分分解快,加之全生育期覆膜给中后期追肥带来困难,因此播种必须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钾三要素齐全。一般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 10千克。农家肥以分层施用为好,60%施于塘底,40%盖塘,化肥量最好施于塘底。  

  三、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早播7—15天。当耕层5—10厘米 深处温度稳定在8—10℃ 时就可播种。高寒山区的水浇地或夜潮地,可在春分至清明节令采用“三潮”(种子潮、肥料潮、土壤潮)播种。中海拔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小春作物收后及时“三潮”播种,没有水浇的旱地,要在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等雨水透地后抢墒播种,以防止过早播种接不上雨水而造成的缺苗或苗弱。播种的每塘种子的数量要均匀,籽粒分散于塘底,不能积堆,更不能播在塘壁。盖土厚度关系到玉米出苗的质量,盖土过厚,苗难出土,盖薄了,胚芽易被灼伤,失去发芽力,造成缺塘。一般盖土厚度以3—4厘米为宜。  

  四、选好地膜,及时盖膜  

  以降低成本,高效适用的原则采用横纵拉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幅宽90—95厘米,厚度0.005—0.008毫米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无色透明膜。覆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先覆膜后播种,主要是为了提高地温,冷凉山区比较适用,干旱地区抢墒、添墒覆膜,适期播种。播种时用扎眼器扎眼播种,播后注意封严播种口;另一种是先播种后覆膜,采用这种方式要连续作业,做床、播种、打药和覆膜一次完成,可抓紧农时,利于保墒。  

  五、加强田间管理  

  设专人看管检查,防止牲畜践踏,风大揭膜和杂草破膜,发现破膜及时覆土封闭,膜内长草要压土。先覆后种的,在功苗2—3叶时,要进行人工破孔引苗,定苗后及时封堵膜孔。破膜应选择在早上,晚上或阴天进行。缺苗时,结合定苗,采用坐水移栽,或在雨天移栽。齐苗后,对床沟进行早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温、促苗生长。注意旱灌涝排。大喇叭口期扎眼追肥,亩用尿素25千克。要因地、因种、因长势确定合理施肥量,防止早衰和贪青。每亩用2千克2.5%敌百虫或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粘虫,在心叶末期及吐丝期,可用粉锈灵叶面、根部喷药。或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生育中后期,覆膜3个月后,视雨水多少,温度高低,确定是否揭膜,促进后期生长发育。  

  六、适时收获,清除残膜  

  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一般提早10—16天成熟,容易遭受老鼠集中危害,另外玉米成熟时雨季尚未结束,不及时收割,籽粒会发霉。因而地膜玉米地成熟时应适时收割,黄一块收一块。   地膜是一种高分子树脂,又软又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腐烂,年年盖膜,残膜将积累在土壤中,不仅给耕、耙、锄带来不便,而且地膜在土壤中形成大小不等的隔离层,破坏了土壤毛细管系统,减弱了土壤的通透性,阻止水分上下运行,既不利抗旱排涝,又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同时残膜被耕牛误食后还会造成中毒,因此,收割后要及时清除残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