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251】 【字体: 【打印】 【关闭】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目的和土壤肥力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稳产性好、适于密植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如靖单13号、会单4号、宣黄单4号和华珍等品种。

  营养袋育苗

  1.备袋 选用高9厘米、园直径5厘米、无底无缝的纸袋或特制塑料袋,每亩备用5000个。

  2.营养土配制 50千克细土拌和50千克细粪,加尿素5千克、普钙5千克拌和均匀装袋。

  3.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靠近大田、水源较近的地方,先将床底铲平,在床底铺一层薄膜,床宽1~1.5米。

  4.播种 根据进入雨季时间、前作小春收获期确定育苗期,适时早播育苗;气候冷凉地区玉米生长期较长,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育苗;中、低海拔地区对玉米播种期要求不严,可根据雨水情况来定;播种时,每袋一粒,播完一个苗床后,应认真检查,如发现播漏应及时补播;播后,浇透水,使营养钵充分吸透水后再撒盖一层细粪土,盖上打孔薄膜;同时要注意营养袋土壤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

  5.苗床管理 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去薄膜或其他覆盖物,以利于通风透光,防止烧苗(白天揭膜,晚上盖膜);同时,浇一次水,充分保持土壤湿润;幼苗2叶1心时,视苗棵长势情况,每亩苗床用尿素2~3千克兑水40~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促使苗棵生长健壮;防止脱肥,此后尽量少浇水,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移栽前2天停止浇水,以便取苗搬运。

  6.蹲苗 无水浇灌的地区,要等雨移栽;幼苗2~3叶时,如遇久睛不雨,喷施“多效唑”一次,可蹲苗20天左右。

  精细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耙平后每亩撒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再耕翻耙平,使土壤上松下紧、表土平细。

  适时移栽

  3~4叶期适时移栽,采用单株宽窄行定向移栽(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浇透定根水,覆盖地膜;移栽时,玉米苗应分级,把生长势接近的同级苗移栽在同一地里,以便于管理;缺塘补苗,应补壮苗,以达到全田苗株均衡生长;行间提倡套种矮杆豆科作物。

  科学管理

  1.科学追肥 在移栽后6~7天,追一次兑少量尿素的清粪水;成活后,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作提苗肥,保证全田幼苗生长一致;大喇叭口期(11~12叶时),每亩追施尿素30千克作杆穗肥;追肥时在距离植株基部8~10厘米处穴施,施后覆土,并结合灌水。

  2.揭膜培土 植株封行前,结合追肥及时揭膜、培土,使畦高达15厘米以上,促生不定根,防止倒伏;做好清沟、防涝、抗旱工作,灌浆充实时保持土壤湿润,整个生育期注意排涝防渍;如遇干旱、多雨天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植株调整 生长期内,及时除去无效分蘖,及时除去第二苞以下的无效果穗,操作时要注意不损伤主茎的根叶;授粉结束后,及时摘除雄穗(天花),减少营养消耗,促使营养物质向果穗转化。

  病虫防治

  农药施用应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更换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 出苗后及时喷施敌杀死防治小地老虎,拔节期注意防治粘虫,大喇叭口期用2.5%溴氢菊酯喷雾心叶内防治玉米螟,抽雄期注意喷施吡虫啉防治蚜虫;禁止施用甲胺磷等高毒、剧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副作用的所有农药。

  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乳熟后期及时采收上市或加工;收获干籽粒的,在籽粒乳线消失、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后适时采收,按品种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玉米。

  储藏运输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储藏;储运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混存。

  副产品处理

  玉米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是秸秆,应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作饲料喂养牛羊,秸秆还田;严禁焚烧、胡乱堆放、丢弃和污染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