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咋防玉米丝黑穗病
咋防玉米丝黑穗病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151】 【字体: 【打印】 【关闭】

  玉米丝黑穗病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
  发病症状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浸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果穗受害,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整个果穗畸形。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
  病原及发生规律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浸染来源,其次是粪肥,再次是种子,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玉米丝黑穗病由担子菌亚门丝轴团散黑粉菌属病原真菌浸染致病。穗内的黑粉是病菌冬孢子。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甚至7~8年。
  发病条件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玉米幼芽的分生组织,幼芽出土前是病菌浸染的关键阶段,病菌浸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白到幼芽生长至1.5厘米时。此病发生适温为20℃~25℃,适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浸染。玉米播种后遇上低温、干旱天气,发芽出苗慢,病菌浸染的机会多,往往发病较重。此外,整地粗放,播种过深,出苗慢,易感染,发病率较高。玉米不同品种以及杂交种和自交系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措施应采取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种子药剂处理,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0%粉锈宁0.15~0.25公斤,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结合农事操作在苗期拔除病株;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冬孢子前,及时割除深埋。施用净肥、减少菌量;若施用含有病残体的厩肥或堆肥要充分腐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