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玉米制种中的玉米螟防治技术
玉米制种中的玉米螟防治技术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216】 【字体: 【打印】 【关闭】

  玉米螟是世界化的大害虫,在新疆发生地区严重危害玉米,特别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如未能及时有效地预防玉米螟的危害,将造成虫蛀秆率达到90%以上,茎秆折倒率30%~50%,果穗被害率达79%,不但造成严重减产,种子发芽率、净度、饱满度都不达标,同时,种子外观表现极差。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很多,但在生产上方便适用的有以下几点:

  一、防治策略 开展虫情测报,重视植物检疫,提倡机收玉米,选育抗螟品种和开展性诱防治是方向,重点抓喇叭口期的颗粒剂治螟,因地制宜地处理越冬寄主。

  二、综合防治措施

  1.越冬防治 主要措施是在秋收后和翌年春季化蛹前,对主要寄主的秸秆、根茬、穗轴、苞叶等采取烧、铡、封或粉碎氨化处理等方法预以处理,从而压低越冬基数,减少虫源。

  2.白僵菌封垛 在越冬幼虫化蛹10~15天,将白僵菌粉分层喷撒在寄主秸秆垛内,每立方米用菌粉100~150克,可收到良好的防效。

  3.采取机器收割 利用玉米收割机收割,可完全杀死在茎秆和穗轴内越冬的幼虫。

  三、化学防治 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玉米心叶期防治,在春玉米心叶期防治第一代,都以心叶末期在喇叭口内投施颗粒剂效果好,且操作方便。 生产上最常用的颗粒剂为3%呋喃丹颗粒剂.玉米制种因667平方米保苗数高于大田玉米40%~50%,同时因制种自交系抗性不及杂交种,所以在防治时期和药剂用量上都不同于大田玉米,主要是在心叶末期必须防治1次.心叶中期应增防1次,667平方米用呋喃丹颗粒剂3千克,使用时可按每667平方米加9千克细砂稀释后撒入心叶中,可达到良好、有效的防治效果。

  四、生物防治

  1.利用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要用于2、3代,由卵初盛期开始,3~5天放蜂一次,共放3~4次,667平方米放蜂1~3万头,卵盛期放蜂量应大一些。

  2.用Bt乳剂(含量为120×10E8活孢子/毫升),按每667平方米用量1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在第一代卵孵化盛期施用有一定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