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频道 | 南瓜频道 | 玉米频道 | 黄瓜频道 | 番茄频道 | 西甜瓜频道 | 寿光频道 | 农药肥料 | 温室灌溉
热点搜索: 甜玉米 糯玉米 水果玉米 鲜食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技术 >玉米叶斑病发生及防治
玉米叶斑病发生及防治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204】 【字体: 【打印】 【关闭】

  玉米生长季节发生的叶斑病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褐斑病,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灰斑病、弯孢霉菌引起的叶斑病、锈病和炭疽病。

  区分几种病害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病斑的大小和形状。玉米大斑病的病斑最大,长梭形,长5-10厘米。其他几种病害的单个病斑都比较小,如小斑病病斑长度只有1-2厘米,灰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的斑长度0.5-3厘米,呈椭圆形。锈病和炭疽病的病斑更小,只有几毫米。不过,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几个病斑愈合在一起,形状和大小也就很不规则了。

  其次从病斑的颜色看,褐斑病最深,为褐色或紫褐色;锈病夏孢子堆黄褐色,灰斑病病斑浅灰色,后期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他几种多为病斑中间枯白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生长后期,病斑都能产生一些传播病害的器官,如炭疽病的病斑上会长出许多小黑点,锈病散出黄褐色粉末(夏孢子粉),褐斑病组织破裂,散出褐色粉末(休眠孢子囊)。

  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大体相似,病菌都以病残体越冬,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

  因此可以统一采用以下措施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清除病株残体,包括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季节清除田间秸秆和深耕灭茬;

  ③实行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④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甜糯玉米网”(Corn.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